本篇文章1772字,读完约4分钟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补充,新三板将中国资本市场从只为大企业服务扩大到同时为中小创新企业服务,但现在面临着“成长的阵痛”。交易不活跃和融资能力差已成为新三板市场发展中的两大问题,导致科技企业经常陷入直接融资渠道。在这种背景下,新三板即将迎来政策红利。根据《2019年北京政府工作报告》,要积极推进新三板改革,提升融资能力和流动性,大力培育高科技上市公司。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北京CPPCC第二次会议上,北京商业今天邀请CPPCC成员解决新三板的流动性问题。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下的破与立

实现问题与抽血困境并存

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今天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指出,目前,新一届三届董事会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一方面,投资门槛设计相对较高,投资额相对较小,难以发挥其融资功能。

除了自身的问题,NEEQ现在还面临着外部市场血压的影响。据悉,新三板主要服务于创新型、创业型和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如何区别于深圳创业板和上海科技创新板也是新三板面临的一大难题。

受多种因素影响,新三板市场指数持续下滑,固定涨幅、交易量和上市公司数量均出现萎缩。据国有股转让公司近日披露的统计数据,2018年新三板上市公司数量较2017年减少近1000家,总市值缩水近1.5万亿元;全年上市公司累计融资604.43亿元,比2017年下降近55%;全年市场总成交额888.01亿元,比2017年下降60%以上。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下的破与立

新三板缺乏流动性和融资功能薄弱导致做市商制度发展不佳,协议转让因交易不透明而受到批评。

郭田勇指出,下一步,建议从流动性不足、融资功能弱等问题入手,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新三板的活动力度,使新三板真正成为孵化和培育高科技企业的温床。

需要同时调整诸如转接板等政策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尤其是在创业过程中没有盈利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资产抵押而缺乏融资渠道。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新三板股票发行制度也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在新三板上市后,创新型和创业型企业,包括无利可图的企业,也可以通过股权直接融资。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下的破与立

“新三板没有发挥科技作用,新三板企业融资服务不平等,交易量小,流动性差。”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今天在接受《北京商报》采访时表示,现在,在科技股上市后,新三板的抽血效应也将开始,这也将对中关村科技中心的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我希望新三板今后能充分利用这些政策,解决新三板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科技企业的问题。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下的破与立

对此,赵晓光建议放宽新三板政策,促进科技企业发展;放宽新三板交易双方的条件,提高流动性;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为新三板企业申请ipo转让提供更好的渠道;在管理方面,对一些合法经营的企业来说,可以更加灵活。

完善投融资交易体系

作为北京本地的证券交易所,新三板的发展自然会带动北京本地企业的发展。如今,新三板融资功能的弱化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北京科技企业的发展。

北京是中国科技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截至2017年底,北京有160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国近20%,数量居全国首位,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柱。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科技企业普遍存在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的问题,影响了科技企业的健康发展。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下的破与立

郭田勇提到,在实际发展中,由于技术创新产业具有资产轻、不确定性大、估值困难、实现困难的特点,主导金融市场的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标准和流程不能及时满足技术创新企业的资金需求,技术创新企业普遍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

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下的破与立

在提交给十三届CPPCC第二次全国委员会的提案中,民主同盟北京市委员会也指出,在融资需求方面,科技企业由于科研投入高、经营规模小、生产市场化、覆盖面广,融资需求频率高、融资需求广、贷款周期短、时效性强。同时,创新特征决定了中关村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的独特性,具体表现为:(1)融资需求的阶段性特征明显;R&D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很大。从企业融资的基本情况来看,主要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资金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科技企业发展的首要因素。近50%的受访企业认为“资本”是其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第二,中关村科技企业更满意先通过内部积累,然后再考虑外部融资。这意味着制约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在于融资,而关系到融资顺畅的重要环节在于融资方式的便捷性和顺畅性。

标题:新三板流动性困境下的破与立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4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