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33字,读完约4分钟

原标题:太湖碧水大闸蟹明年禁止“圈养”

45000亩围网将于明年6月底全部拆除。未来,大闸蟹将采用“生态育肥”的形式

随着今年大闸蟹的上市,《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为了保护太湖水质,今年12月底将基本拆除苏州行政区域内的4.5万亩围网,明年6月底全部拆除。这也意味着今年将是太湖养蟹的最后一年。

江苏省苏州市太湖大闸蟹产业协会秘书长孙强告诉《北青报》,拆除围栏意味着大闸蟹未来将采取“生态育肥”的形式。对于爱吃太湖蟹的食客来说,或面临数量下降的问题,“然而,这还不足以让全国蟹市波动。”至于养螃蟹的人,他们大多数都在积极寻找养螃蟹的池塘,希望自己的生存技能能够继续。围网养殖取消后,政府部门将在每年春天把蟹苗投放到太湖,到了秋天,拥有捕捞许可证的蟹农可以在太湖自行捕捞和出售。

大闸蟹明年禁止“圈养” 散养捕捞为还太湖碧水

从明年起,湖里将不再有养殖的螃蟹

孙强表示,在环境保护部于2017年5月对太湖环境治理进行监督后,苏州市政府要求在2018年12月底之前基本拆除太湖4.5万亩围网,并在2019年6月底之前完成拆除任务。因此,今年是太湖养蟹的最后一年。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自2008年以来,整个太湖水域已经被清理,围网养殖区已经被压缩。太湖上最后一个农业区已经从十年前的204,000亩变成了今天的45,000亩。就在今年4月,苏州发布了《关于拆除太湖围网的通知》,其中提到苏州行政区域内的围网将在今年内拆除,并收回养殖使用权。这标志着太湖水域围网文化的历史。实施这项措施也是为了保护太湖的水质。

大闸蟹明年禁止“圈养” 散养捕捞为还太湖碧水

多年来,饮水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之一,整个拆除工程涉及3000名农民。为了保护农民的权益,今年5月发布的《关于拆除太湖围栏补偿方案的通知》中提到,拆除围栏后,农民将获得每亩6000多元的补偿,以及相应设备设施的补偿。与此同时,当地政府也将为农民换工作提供保护。

大闸蟹明年禁止“圈养” 散养捕捞为还太湖碧水

散养捕鱼是为了回归太湖清澈的湖水

太湖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湖底平坦,水深适宜,全年气候温和。该湖富含水生植物和蜗牛等天然饵料,是大闸蟹生长的绝佳场所。因此,太湖大闸蟹已经成为邻近省份食客的首选。

全面停止围网养殖将大大减少当地养蟹户的生产劳动,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并使食客担心“太湖无蟹”。

对此,孙强告诉《北青报》,围网养殖取消后,政府部门每年春天都会将蟹苗投放到太湖,让它们自由增殖,生态育肥。在秋天,拥有捕捞许可证的蟹农可以在太湖自己捕鱼和出售,所以“太湖蟹不复存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此外,政府已经在太湖周边标准化了一些池塘,以确保它们有能力养殖正宗的太湖大闸蟹,并补充其产量。至于改变太湖蟹的养殖方式是否会对蟹类市场产生影响,孙强表示,这最多可能影响苏州周边,但不足以影响全国市场。

至于原因,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渔业部门的出发点是基于保护太湖水体。过去,养蟹人在太湖用围网养殖大闸蟹。为了获得更高的产量,他们大多把诱饵放入水中,这将不可避免地污染天然水。

历史上,太湖原始的自然条件适合大闸蟹的生存。禁止围网保护水体是太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符合自然规律。

养螃蟹的人说他们正在加紧寻找池塘

苏州吴中区新联生态养殖合作社是由125个养蟹户组成的太湖大闸蟹养殖合作社。今年已经运营了9年,已经成为太湖最大的大闸蟹之一。

该合作社的负责人秦雪荣告诉《北青报》,所有合作养蟹的养殖基地都建在太湖的塞纳河。今年的收成比去年有所增加,总共达到50万到60万斤。“每个人都可以多赚一点。”。

面对即将到来的变化,秦雪荣和他的合作成员充分认识到治理太湖的重要性,但他们仍然担心自己的未来。“明年,我们仍然可以凭捕捞许可证在太湖捕捞鱼、虾和大闸蟹,但我们不能养殖它们。这种收获一定不如以前了。如果它不起作用,只能改变它。”

大闸蟹明年禁止“圈养” 散养捕捞为还太湖碧水

80%的合作社成员认为最好的去处是环太湖的池塘,这个池塘已经被政府标准化了。“池塘里的水也可以利用太湖和特殊的运河。池塘养殖的螃蟹数量和重量可以增加,而且味道不逊于现在的太湖大闸蟹。这是我们最好的选择。”秦雪蓉说道。

大闸蟹明年禁止“圈养” 散养捕捞为还太湖碧水

但问题是目前苏州的蟹池有限,并非所有从太湖转移过来的农民都能拥有自己的蟹池。因此,对于秦雪蓉和他的合作成员来说,在卖掉了这一季的太湖大闸蟹后,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找到一个池塘来养殖未来的太湖大闸蟹。

标题:大闸蟹明年禁止“圈养” 散养捕捞为还太湖碧水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7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