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27字,读完约5分钟

分析师认为,公开市场操作频率的下降是由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改善,这与央行增加中长期流动性有关。目前,流动性合理充裕,内部稳定性增强,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不强。RRR汇率是否下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9月21日,央行暂停了公开市场操作(omo),结束了月中的上市季节,并宣布进入新的休眠期。今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时断时续,伴随着央行短期流动性工具余额的大幅下降。分析师认为,公开市场操作频率的下降是由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改善,这与央行增加中长期流动性有关。目前,流动性合理充裕,内部稳定性增强,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不强。RRR汇率是否下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解码“低频”OMO:流动性合理充裕 内在稳定性增强

omo的通断与“短锁长放”

9月下旬的第一个工作日,公开市场操作再次停止。

根据以往的经验,21日的暂停运营标志着本月“发布季”的结束,也宣告了一个新的“静默期”的开始。例如,8月份,央行从当月15日至21日连续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然后从8月21日至9月11日连续15个工作日暂停反向回购操作。

这样的场景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一直在重复。Omo打开和关闭。在一个月内,OMO经常在中间进行一波操作,并在早期和后期继续停止。

尽管央行反向回购在央行主要流动性工具中仍保持绝对领先的“敞口率”,但与往年相比,其频率大幅下降,且回购工具一般都是短期的,导致央行反向回购余额大幅缩水。本月初,央行的反向回购余额一度降至零。经过最近的一波操作,它勉强增加到3900亿元。

解码“低频”OMO:流动性合理充裕 内在稳定性增强

相比之下,mlf和psl基本上每月运行一次,频率不高,但余额均达到历史高点。

总的来说,在央行目前的流动性工具中,中长期工具如mlf和psl是最持久的,短期反向回购和slf的余额很小。

换句话说,央行的omo在一段时间内时断时续,降低了反向回购的操作频率和生存规模,使中长期流动性比重显著增加,从本质上形成了“锁定空头、释放多头”的效果。今年以来,央行多次使用储备工具,这一点更为明显。

为什么手术频率下降了

分析师指出,omo时断时续,导致中长期流动性比例上升。同时,中长期流动性的增加客观上降低了央行频繁公开市场操作的必要性。

你为什么这么说?目前,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主要是指反向回购操作,这是一种短期工具,其定位是调整银行体系的短期流动性过剩和不足,消除暂时性和季节性因素对流动性的干扰。因此,央行的反向回购操作频率在很大程度上与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波动性有关。流动性波动越大,反向回购操作越频繁。

解码“低频”OMO:流动性合理充裕 内在稳定性增强

今年以来,流动性稳定性增强,这是央行减少反向回购操作频率的直接原因。分析师认为,流动性的波动性已经下降。首先,由于总流动性增加了,资金也更多了,抵御外部冲击的“信心”自然更强了。第二,金融机构融资结构的改善,加上金融体系内部杠杆的下降,降低了资本链波动的风险。

解码“低频”OMO:流动性合理充裕 内在稳定性增强

这两个变化与央行在中长期增加流动性的努力有关。

Mlf和其他工具旨在弥补银行体系的长期流动性缺口。与RRR降息一致,中国央行今年释放了更多中长期流动性,这是金融机构新增库存过剩的主要来源。此外,央行加大中长期流动性投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资金来源,提高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匹配度,降低期限错配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解码“低频”OMO:流动性合理充裕 内在稳定性增强

总之,央行增加了中长期流动性,提高了流动性稳定性,因此央行没有必要频繁开展反向回购操作。

这个月手术什么时候开始和停止

此外,公开市场的反向回购操作在当月开始和停止,操作方向、节奏和力度的动态调整主要与短期流动性是否偏离央行目标水平有关。

目前,央行对流动性监管的调整是为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流动性是否偏离“合理充裕”是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关键动因。市场基本认为dr007的2.55%-2.75%属于央行的“理想水平”,大致相当于流动性“合理充裕”的状态。Dr007持续或大幅偏离这一区间,很可能引发央行的反向监管。

解码“低频”OMO:流动性合理充裕 内在稳定性增强

从2017年以来的情况来看,外汇流入和流出、存款准备金存款和提取、现金投入和提取、可转换债券/可交换债券发行、季末监管评估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减弱,而财税征管和支出对流动性的影响增强。

特别是在一个月内,财政税收的征收和支出交替影响流动性。中间通常是纳税高峰期,而纳税高峰期是财政支出的节点。头十天几乎没有流动性干扰因素。因此,每月中旬成为流动性波动的高发期。这导致了一种现象——央行主要在每月中旬通过公开市场反向回购来对冲财政税收的影响,并在后期和前期通过较少对冲或不对冲到期反向回购来对冲财政支出的影响。就这样,每月重复一次。

标题:解码“低频”OMO:流动性合理充裕 内在稳定性增强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7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