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4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在北京发布了《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该报告评估了中国12个大型城市群的整合水平,涵盖157个地级以上城市,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19.57%。

这12个城市群包括长江三角洲、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中原、台湾海峡西岸、成渝、辽中南、哈尔滨、长春、长沙、株洲、湘潭、武汉、关中。分析表明,从2006年到2015年,12个城市群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70.56%上升到82.03%,年均增长率超过1个百分点。所有城市群在国民经济份额中的比例都有所提高,反映了经济活动集中在城市群的趋势。其中,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和珠江三角洲的经济份额超过40%。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 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

同期,上述城市群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从61.12%上升到63.07%,上升了1.95个百分点。城市群的人口集聚过程仍然缓慢,增长最快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城市群。这三个主要城市群的人口比例同期增长了2.54个百分点,高于12个城市群的总体平均人口份额增长。根据该报告,这三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吸收人口的能力最高,有必要优先考虑三个主要城市群的政策,以稳定就业。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 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

研究小组使用发达的acep指数来衡量12个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结果表明,在调查期间,所有城市群的一体化水平都有所提高,acep指数平均增长了70%左右。其中,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水平居首位。2015年,acep指数分别为61.58和56.79。第二梯队,山东半岛、京津冀、中原和辽中南城市群得分30-40分,2015年京津冀一体化指数不到珠三角的60%。其他城市群的综合得分约为15-25分。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 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

总体而言,区域经济集聚对综合指数的提高贡献最大,其次是交通连通性的提高。在分析了各年的整合指数变化后,研究组发现,总体而言,经济集聚贡献占55.75%,互联互通贡献占41.29%,经济均衡贡献占1.50%,政策协调贡献占1.46%。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 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

然而,区域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不同的。在辽中南、珠三角和中原城市群中,连通性贡献超过50%,是一体化最重要的驱动因素,辽中南这一因素的贡献率超过65%。在山东半岛、长株潭、成渝、关中、武汉等城市群中,经济集聚贡献超过60%,山东半岛这一因素的贡献超过70%。在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政策协调对一体化的贡献比其他地区更为突出,分别达到9.8%和5.9%。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辽中南和珠三角的政策协调贡献为负。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 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

该报告讨论了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一体化。京津冀一体化受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公共财政支出差距所反映的制度协调困难的严重制约。根据acep指数,若不包括张、、韩星,京津冀一体化指数得分明显提高,超过山东,排名第三。报告指出,京津冀一体化的未来发展需要关注两个关键变量,一是熊安新区能否发挥区域均衡发展的支点作用,二是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山东半岛、辽宁中南部城市群之间的协调性。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 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

根据报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可以预料的。acep指数的测算结果表明,如果将香港和澳门纳入区域一体化的测算范围,acep指数将大幅上升,2015年的指数得分可从61.58上升到67.94,且趋势正在加快。这反映了区域协调发展是大势所趋。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 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

根据报告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良好的一体化基础,经济规模大,人口多,土地空丰富,区域均衡发展良好。但是,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考察期内一体化速度仍然较慢,区域连通性改善相对不足,区域间系统协调困难。今后,要进一步提高区域互联互通水平,提升经济集聚水平。

标题: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 占全国经济总量40%以上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8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