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30字,读完约3分钟

每个记者黄小聪每个编辑叶枫

最近,国家商报记者经常从各种基金公司的宣传中看到一个词--"自购",这似乎已经成为基金销售的一个主要吸引力。

在许多投资者看来,如果基金公司或基金经理愿意购买自己的基金,至少意味着他们愿意与投资者合作,有分享利益和分担风险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来看,自我购买行为是值得认可的。然而,投资者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购买这样的基金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将能够获得理想的收入。

例如,据《国家商报》记者了解,自去年9月基金成立以来,基金净值已经超过0.5元一年多了,基金公司成立时,股东和基金管理人向自己购买了约500万元。

今年,自购数量达到了214倍

说到自我购买,实际上,基金的自我购买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金公司因为要开盘的产品设置,要进行1000万元的自购,这更多是由于产品的属性,二是基金经理和员工的自购。

风能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7日,基金公司自购数量同比增长一倍以上,79家基金公司自购数量达到214次,总金额约为27亿元,而去年同期为97次,总金额约为18亿元。

至于基金公司,自今年年初以来,已有两家基金公司购买了超过10次,即广发基金和金创何新基金。14家基金公司购买了5次以上,而去年同期只有4家公司购买了5次以上,没有一家公司购买了10次以上。

显然,今年基金公司对自己的产品并不吝啬,无论是出手次数还是出手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近发行的养老基金中,许多基金公司都是自购。一些基金公司的员工甚至开玩笑说:“发工资的感觉就是送股票,因为他们在发工资的时候买了基金。”

也有基金公司的员工说:“我不仅是自己买的,还发动全家人来买,估计有几十万元。”

在其他产品中,一些基金公司最近在产品海报上贴上了“自我购买”的字样,这立刻给人一种他们都在集体购买的感觉。

资金的自我购买并非没有风险

虽然自购看起来漂亮又不错,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给投资者信心,但实际上,自购基金的业绩差异也非常明显。

以金鑫价值选择基金为例,该基金成立于2017年9月1日,是一只启动基金。公司成立时,有效认购人总数仅为8人,募集期内认购净额为1010.1万元。《商业日报》记者注意到,在1000万元中,基金经理的股东认购约500万元,基金经理认购10万元,基金经理及其他人员认购约500万元。

基金公司自购式营销:有基金一年浮亏近500万

根据最近三份季度报告,该基金的份额在过去一年没有下降,但略有增加。甲、丙类股合计1142.14万股,但净资产值仅为735万元,大幅缩水。从基金净值来看,截至9月底,基金单位净值为0.6436元,也就是说,从去年9月1日到今年9月底,短短一年左右,基金经理等人员认购500万元,浮动损失约为178万元。

基金公司自购式营销:有基金一年浮亏近500万

根据11月6日的最新净值0.5422元,基金经理等人员认购了500万元,相当于一年多的时间,已经损失约229万元,几乎接近一半。

如果算上该基金公司的500万300名股东,两家公司的总份额为1000万,自该基金成立一年多以来,已亏损近500万元。

当然,这只是众多基金中的一个例子,不能排除自购基金仍有相当不错的表现。因此,对于基金公司的自购基金,投资者必须结合基金公司实力和基金经理以往业绩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不能只看到自购基金就盲目买入。

标题:基金公司自购式营销:有基金一年浮亏近500万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9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