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12字,读完约3分钟

这个星期,我继续参观农科村,这实际上是相当有趣的
。几乎每个游客都会情不自禁地谈论哪位领导去过农科村。在那之后,我不得不半信半疑地猜两句
是否还有其他领导人来过这里。

徐家大院56号

如今,成都到处都是农舍,中国的第一个农舍是农科村的徐佳大院,这是官方盖章的。这是第一个光环,它也像一个里程碑。每次路过,我都要多看看,感觉里面的生意一直不错。

星期六和星期天,停车场都是车,所以只有这一次你才真正跑了两圈。几年后,一个医疗美容团体在这里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活动。每个年轻人都穿着很酷的职业服装,然后他看了看迎风飘扬的小红旗。天气真冷。

虽然离二环路很远,但仍有很多企业活动愿意在徐大院开展。可能是场地不够宽,也可能是看中了生态环境,也可能是空有一个特别的素拖房,这三个条件都满足了。

当普通游客走进来参观时,最大的吸引力其实是徐家大院的民俗风情和整个发展变化历史。从徐家大院,我们还可以隐约看到整个农科村的发展。

现在,农科村的几层小楼应该算是第三代了。他们感觉像乡村酒店,草坪很大,适合草坪婚礼。

第二代的出现是川西平原常见的瓷砖建筑。然而,这种蓝绿色的配色仍然很少见。它也非常注重在前面种植像苏铁这样的盆景。更多人的家过去是一个白色或黄色瓷砖的小建筑。

改革开放后,农科村分田到户,发展绿色苗木。城里人觉得环境很好,适合周末度假。直到那时,农民们才很方便地把他们的房子变成了农舍,第一代农舍的绿色砖瓦房被租了出去。

木屋、酒店、依次排列的房间、老式的红色家具和许多家用电器,其中最有价值的可能是手机。

带有快乐字样的瓷罐、搪瓷脸盆和毛巾,每家每户都有一个。

毕竟,这是二三十年前的场景。一个年轻人在四川西部这样一个小院子里漫步。老年人一个接一个地回到年轻一代。那时,他们住在家里这样的房子里。“看,这是一个大厅。”我突然想到,传统建筑的重要部分,主房间,已经远离我们很多年了,取而代之的是客厅。

乱逛 火了三十年,我还是第一次去中国第一家农家乐_

院子里有石磨,还有几缸豆沙。现在似乎很少有人真正想做这件事。

(这两张照片来自农科村民俗博物馆)

生活越来越好,建筑越来越华丽,这更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农科村的成功可以追溯到1987年。《成都晚报》摄影记者王学成到农科村采访。三天后,他出版了一份报纸,说农科村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村庄”,是一个“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此后,农科村闻名全国。

乱逛 火了三十年,我还是第一次去中国第一家农家乐_

前几个月的纪录片《我们走在一起——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其实有徐家大院和农科村。

标题:乱逛 火了三十年,我还是第一次去中国第一家农家乐_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6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