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08字,读完约8分钟

原创李泽正中国投资参考导读最近,中国还不具备实施负利率的宏观环境,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有很多扭曲,有可能扩大负利率政策的资产价格效应,因此必须谨慎有效。 重视现有货币政策空间●全球负利率有蔓延趋势●应对经济衰退是欧洲和日本负利率政策的重要原因●负利率政策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我国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必要性和适用性 根据欧洲和日本的经验,应对经济衰退是采取负利率政策的重要原因,但从政策效果来看并不理想,特别是负利率是资产泡沫的发生、贫富分化的加剧、银领域坏账率的显着提高、银领域风险防范能力的显着下降等 现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势头依然良好,中长期的诉求依然存在,以前传来的货币政策还有空间,不需要实施负利率政策。 世界负利率呈扩大趋势的2009年7月,为了应对次贷危机带来的经济下滑,为了避免通缩,瑞典中央银行将7天的回购利率降低到0.25%,将夜间存款利率降低到-0.25%,是世界上第一个负利率 年6月,欧洲中央银行将隔夜存款利率降低到-0.1%,瑞士、日本、匈牙利等经济政府和中央银行也相继采取了负利率政策。 近年来,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发行负利率国债,年8月,德国发行年收益率为-0.11%的30年期国债,是负利率发行期间长达30年的第一个国家。 年5月,英国也首次发行了38亿英镑的3年国债。 收益率为-0.003%,投标倍数为2.15倍。 截至2007年7月,世界负利率债券资产规模达到18万亿美元,世界负利率呈现不断深化和蔓延的趋势。 应对经济衰退是欧洲和日本采取负利率政策的重要原因,从欧洲情况来看,经济复苏乏力是欧洲各国取得负利率的重要背景和原因,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欧洲各国经济受挫,利率下降 经过短暂的复苏,受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欧洲各国经济二次衰退,失业率上升,费用和投资诉求衰退,汇率上升使出口状况恶化。 另外,不能期待欧洲发表的量化宽松政策的效果,利率已经下降到最低水平,货币政策陷入了“流动性陷阱”,效果甚微。 在此背景下,欧洲各国的利率一直下降到负利率。 从日本的状况来看,日本采取两次零利率政策是应对泡沫经济崩溃和经济衰退。 一是房地产泡沫破裂,日本经济增长低迷。 1992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陷入近30年的长期低迷,增长中枢从0%下降到1%左右,大危机到来后出现了严重的通缩风险。 二是安倍经济学失效,负利率政策开始酝酿。 年末安倍成功连任,打出了无限量缓和、大规模公共投资、刺激民间投资的“安倍经济学”三支箭。 新政的实施曾经刺激了通货膨胀指数,年明显复苏了。 但是,好景不长,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年后经济再次下跌,年1月日本正式进入负利率。 负利率政策没有取得理想效果欧洲的负利率政策明显作用于金融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引起了一些风险。 另一方面,欧洲的负利率政策诱导了长时间利率下降,对欧元区和瑞典的信用扩张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负面政策实施后,欧洲商业银行扩大了无风险资产配置,短期内无风险国债收益率明显下降,最终传导到信用市场,欧元区银行信用投入明显增加。 负利率政策也推高了股票、债券等资产价格,实施负利率政策以来,丹麦、瑞典、瑞士等经济体的资产价格长期以不同程度上升。 另一方面,负利率政策引起了一点风险,产生了一定的代价。 负利率政策进一步加剧流动性泛滥,过剩流动性将资金投入高风险、低信用资产,推高资产价格泡沫,增加金融风险,增大世界金融市场波动性。 负利率政策也引起竞争货币的缓和,如果欧洲中央银行实施负利率,瑞士中央银行也同样进入负利率,瑞士法郎不会对欧元上升。 此外,负利率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的产品评价和定价,零或负贴现率没有经济学意义,负利率期限会引起资产和负债评价的大模糊性。 日本前期的零利率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后期持续负利率政策的效果不明显。 从第一次实践零利率政策的2001年到2006年,日本基本贷款利率下降明显,特别是随着不良资产问题的处理,金融机构恢复了中介功能,外部诉求增强,日本经济开始复苏,2004年gdp增长率为2 年实施负利率政策后,随着中央银行国债的增加,市场流动性供给增加,但金融机构风险预期的变化滞后于流动性供给和资产价格的修复,金融机构的贷款选择依然谨慎,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存款也开始迅速增加 此外,负利率引起了一系列风险,如资产泡沫的发生、贫富分化的加剧、银领域坏账率的提高、银领域风险防范能力的下降等。 我国在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必要性和不具备适应性的欧洲、日本实施负利率政策的情况下,其政策背景都是应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引起的经济急剧下跌,都以刺激经济增长为目标。 2008年次贷危机不仅破坏了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而且本身加剧了原来持续下降的经济增长失速,单一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无法直接促进高资本边际效率,无法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种情况下,以货币政策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以资产价格和间接融资价格的下降为产业融资提供宽松的环境,创造财政赤字融资相协调的金融市场环境。 反观中国,经济增长依然相对强劲,负利率时代正在逐步逼近,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势头依然良好。 许多金融机构预测,在今后5-10年间,中国潜在增长率的中枢还将达到4%—6%,中长期的诉求仍在继续。 年以来,由于疫情原因,中国经济增速下降,第一季度增速下降6.8%,但第二季度增速很快恢复到3.2%,充分证明了中国经济增速韧性充分,无需采用负利率政策过度刺激。 与充分国际化的发达经济不同,过度的货币增加在我国很可能引起通货膨胀的压力,而不是对抗通缩。 现在我国的ppi持续下降,但cpi长时间在2%以上,季节性变动超过3%。 人均收入依然处于中高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结构差异扩大,现实是6亿人月收入达到1000元,在比较有效的诉求不足,潜在的生产增长无力,有可能发生通缩的情况下,用过剩的货币供给或宽松的货币政策 实施负利率可能会给我国经济带来多重风险。 一是负利率加剧中国股票市场、房地产等资产泡沫,影响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并导致中国普通民众储蓄财产缩小,富裕阶层投资收益扩大,加剧贫富分化,影响社会稳定。 二负利率带来低价格的融资环境,另外,也有可能复活产能过剩产业、僵尸公司。 特别是在我国现在的“二元制”经济制度下,很多国有公司依靠政府的信用,在低利率环境下可以得到比民营公司更便宜的资金,但过剩产业中有很多地方国有公司,在地方行政的保护下,更容易得到廉价的资金。 三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以来利率与汇率的逆关系非常明显,长期实施负利率,必然会使人民币出现大幅贬值,不利于人民币稳定,也损害人民币的国际地位。 实施负利率政策也很可能损害金融系统特别是商业银行系统的稳定性和风险防范能力,影响市场定价的正确性,扭曲了实体经济。 年世界大放水以来我国更加重视以前流传下来的货币政策空间,作为现在少数常态货币政策的经济体,我国为难以预见的风险确保了足够的政策空间。 与美国、日本、欧元区相比,现在市场上比较认可的可以反映我国市场利率的中期借款便利性( mlf、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处于3%左右的区间,是美国、日本、欧元区的政策利率哦。 总的来说,最近中国还不具备实施负利率的宏观环境,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有很多扭曲,有可能扩大负利率政策的资产价格效应,慎重启用负利率政策,珍惜现有的货币政策空间 另外,目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越来越多的是结构性问题,负利率作为总量货币政策,促进中国经济优质快速发展的效果可能不明显。 原标题:《【投融资研究】现在不应该实施负利率政策|中国投资》阅览原文 。

标题:热门:【投融资研究】当前不宜实施负利率政策|中国投资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3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