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94字,读完约4分钟

假低利率

把获胜的奖品作为诱饵

祝贺你,你获奖了!免费688元。去年,住在无锡的小李在用手机应用购物时收到了一条吸引人的推文。

根据网站指南,小李注册并提交了个人信息,如愿得到了688元。但是,这688元不能马上用,只能在借了2000元后才能用。此外,网上贷款平台承诺日利率低至0.03%,每月只能偿还贷款总额的10%。如果顾客立即借钱,就等于白白送人688元。小李受不了诱惑,急需用钱,于是他立即签了一份2000元的借款合同。

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

然而,小李没有想到的是,低利率诱导实际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网上贷款平台没有把高服务费、手续费和平台运营费用计入利息,这些加在一起远远高于中国民间借贷年化利率不超过36%的法定红线。当小李逾期还款时,平台收取的费用几乎是本金的100%,甚至超过本金。贷款平台的工作人员告诉小李,他可以通过另一个贷款平台继续借钱,并以同样的方式偿还利息。这样,小李被迫从几个借贷平台借钱,他的债务越来越大。

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

近年来,网络金融的发展日益加快,但也出现了一些打着高收益、无风险无息贷款幌子的欺诈陷阱。根据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的监测数据,截至6月底,已有25000多家互联网金融网站被发现存在异常,5700多家非法经营。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孙:

互联网金融业仍处于创新发展过程中,在市场准入门槛和监管能力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监管的盲点,抓住互联网金融用户对高投资收益的逐利心理,以虚假方式筹集资金,最终带着钱逃之夭夭。面对诱人的所谓回报承诺,投资者必须保持理性和清醒,并认识到高回报和高风险并存。

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每个用户都是金融专家,但专业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需要共同努力,保护用户和投资者的利益。首先要做好信息披露,其次要善于利用大数据技术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目前,随着网络连接(非银行支付机构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进入互联网金融市场,监管部门的预警和监控能力得到提高,借助大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异常的业务和交易行为,从而实现对数据流和资金流的全面监管。

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

假冒网站

假装是警察并要求罚款

你涉嫌洗钱,请尽快联系警察局。前不久,来自武汉的张女士和朋友逛街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另一方自称是公安局的一名警察,并告诉张女士,她最近破获了一起洗钱案,警方在其中一名嫌疑人的家中发现了她的一张银行卡。

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

在办案民警的询问下,张女士提供了她的家庭情况、银行账户等信息,并根据对方的要求登录了网站。当我打开它的时候,我发现它是人民检察院的网站。我没想到这是个陷阱。在对方的提示下,张女士发现自己被通缉。慌乱中,她根据办案民警的要求,迅速在网站上注册了银行卡号码、网上银行密码等信息。对方还告诉我要关掉手机,不要与外界联系,并注意保密。

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

几个小时后,当张女士再次打开手机时,她发现了几条银行短信,她的银行卡里有90多万的存款被转移走了。她直到被骗才做出反应。

近年来,冒充公安机关实施欺诈的案件频繁发生,虚假政府网站成为欺诈者的工具,许多人被误打误撞。警方提醒,公安机关作为执法部门,不会使用电话处理涉嫌犯罪的调查和处理等事务,也不会与其他部门转接电话。

国家行政学院信息技术部主任丁茂展:

信息技术属于新兴产业和领域,其技术标准相对较高。一些不法分子借此机会以行政部门和公安机关的名义进行欺骗,许多用户经常被假冒网站所欺骗,这使得真假难以区分。

这种欺诈行为不仅给人民财产安全造成损失,而且严重侵蚀了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权威和公信力,必须及时严厉打击。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和司法机关要增强防范意识,提高技术标准,加强技术支持,及时弥补网站的技术漏洞;二是监管部门上下联动,形成政府网站开放、整合、备案过程管理和规范的合力;最后,要完善安全机制,加大对假冒政府网站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与普通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涉及国家安全领域且后果严重的假冒网站。

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

假朋友

编造一个设置陷阱的阴谋

几个月前,住在湖北鄂州的网友小金收到一位名叫仙女的网友的好友申请。虽然我不认识她,但消息来源显示是地址簿推荐的。此外,她的朋友圈里也有很多旅行、骑马等生活照片,所以她通过了申请。

标题:撕开网络欺诈5张“假面具”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6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