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02字,读完约3分钟

用户期待已久的端口号转换终于走出了试验区,并将在年底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然而,据记者调查,随着新优惠政策的实施,试点地区暴露出许多问题。当用户在端口号转换过程中不小心时,他们会陷入各种“陷坑”。以前申请网络转移有很多障碍,然后他们就变成了“二等用户”,他们的基本使用是有问题的(《经济信息日报》,4月15日)。

携号转网“坑多多” 维权不能“等哭诉”

对于手机用户来说,端口号的转移是进入倒计时的一个大鸡蛋。在取消长途漫游费和交通漫游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宣布了一个期待已久的好消息:年底前实现所有用户的免费号码转移。《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写的好处没有悬念,也没有疑问。那么,三大运营商的实施行动会不会像报告那样干净利落呢?

携号转网“坑多多” 维权不能“等哭诉”

过去,运营商的许多做法仍然让人们非常担心。例如,云南电信的一名用户发现,由于宽带服务,他与运营商的合同要到2000年1月1日才到期,这一合同持续了近一千年;例如,在查询端口号转换的资格后,用户突然发现他有一个额外的免费彩信包,合同期为两年。一位云南用户说,她莫名其妙地得到了1g的全国流量,活动时间是6个月。她联系客服申请取消,但被拒绝了。例如,一些用户表示,他们在提交网络转账申请后多次接到客户服务电话,表示在网络转账后不会收到验证码,电话费的支付只能通过实体营业厅完成等...如此复杂,而且前线广阔,恐怕没有几个用户能继续战斗到底。

携号转网“坑多多” 维权不能“等哭诉”

从纸面上看,端口号转移的权利来了,但是在空.的右边有相当多的玻璃天花板当然,有些是合理的、合法的、合规的,比如优惠合同的有效期;有些令人费解,比如几千年的合同期限。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15.7亿,手机普及率达到112.2/100人。在庞大的用户数据背后,它不仅对应着巨大的消费市场,也对应着沉重的消费者权益。在小型散户投资者和大型运营商之间的博弈中,实力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种像切肉一样的权益能够实现,监管当局就不会大力提倡保驾护航,即使它最终被“封杀”了。借鉴:近年来,一些运营商让许多消费者失望。

携号转网“坑多多” 维权不能“等哭诉”

电信服务不是福利院,利益博弈永远是一把剑的影子。道德说教或理论解释不能直接唤醒企业的义务意识。只有从制度设计和执法监督的角度加强刚性监管,才能实现港口号码转移的梦想。在这方面,一方面,端口号转让的权利和自由必须有一个“国家标准”,最终解释权不能落在经营者手中;另一方面,要明确不能用数字转移到互联网上的“负面清单”,及时清除该领域的各种无形权益障碍。

携号转网“坑多多” 维权不能“等哭诉”

毫不奇怪,在互联网上传输号码有很多漏洞,但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直到“坐在手机上哭”成为热门搜索视频才得以解决。如果有关部门及早采取行动,就有可能真正减少优惠政策的摩擦。

标题:携号转网“坑多多” 维权不能“等哭诉”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8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