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58字,读完约5分钟

今年香港股市放宽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的门槛后,许多新经济公司蜂拥至香港。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共有179家公司赴港上市,其中18家为新经济公司,占新股公司的10%。然而,在18只新的经济类股中,有14只已经突破,突破率为78%;八家公司的发行价下跌超过30%,最高突破率为64%。

股价“挤泡沫” 港新经济股告别高估值

据市场分析人士称,新经济类股面临估值高、盈利能力差、市场疲软的压力,高突破率也符合市场规律。不过,长远来说,虽然新经济股目前表现欠佳,但向香港股市输入更多新鲜血液是未来转型的必然选择,而“挤压泡沫”也有助于市场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股价“挤泡沫” 港新经济股告别高估值

高估值“泡沫”破裂

今年,香港股市迎来了ipo年,特别是在4月份推出新的上市政策后,新的经济公司在香港上市的门槛放宽了,不盈利的生物技术公司获准在香港上市,这极大地增强了新经济公司的吸引力。统计显示,截至11月7日,共有179家公司赴香港上市,共募集资金2567.48亿港元,比去年1226亿港元的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有18家新经济公司,占新股份公司的10%。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新经济公司的数量仅占新股总数的10%,但其募集资金总额已达到1155.07亿港元,占新股募集资金总额的近45%。

股价“挤泡沫” 港新经济股告别高估值

新经济股票筹集的大量资金不仅反映了市场对新经济公司的追求,也意味着过高的估值泡沫。首先,香港股市今年创下历史新高,处于牛市顶端的市场以高估值为特征。今年上市自然会同步市场,并获得相对较高的估值;其次,香港股市的新经济公司很少,本轮上市的很多公司都是无利可图的,因此它们的估值不可避免地要以市场和行业内其他基准为基准,甚至是美国股市或其他市场同行业的领先基准,因此估值泡沫不可避免。

股价“挤泡沫” 港新经济股告别高估值

既然泡沫存在,他们必然会面临“挤压泡沫”的痛苦。据统计,截至11月7日,在今年“新政”后上市的18只新经济类股票中,有14只股票跌破发行价,跌破率高达78%,其中8只股票跌幅超过30%。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威信金科下跌63.8%,格力药业-b下跌56.6%,汇款日下跌48.8%,51张信用卡下跌48.2%,捷利宝交易下跌47.7%;市场关注的新经济明星包括华兴资本控股(39.7%)、百济神州b(28.7%)、平安医生(24.9%)、小米集团(22.1%)和美团点评(9.0%)。海底捞(-3.8%)也无法逃脱命运

股价“挤泡沫” 港新经济股告别高估值

市场分析师表示,一方面,新经济公司的大部分利润不足以支撑相对较高的估值,因此这一突破符合市场规则。另一方面,市场资金已经收紧,投资情绪在这一年中一再受到打击。新股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突破是不可避免的。牛市结束后,在市场震荡下行的初期,对新市场的投机可能会略有维持,但目前,一些新的经济类股在上市当天已经注定。

股价“挤泡沫” 港新经济股告别高估值

高质量新经济公司的前景仍然充满希望

尽管新经济类股的表现不断触及投资者的心理底线,但仍有许多新经济类公司瞄准香港股市,并急于尝试。据悉,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港股可能还会吸引很多明星公司的IPO,包括新东方在线、猫眼、沪江英语、小树、堆坝、兔兔、魏梦等。香港市场正在转变为“新经济公司的中心”。

股价“挤泡沫” 港新经济股告别高估值

业内人士表示,在香港股市拥抱新经济是市场转型的一种必然方式。今年之前,香港股市几乎没有新的经济类股,仅腾讯控股(293.40 +0.48%)就足以支撑超过10%的市值。纵观10年来的美股和港股,我们可以看到,自2009年3月触底以来,S&P 500指数已上涨逾4倍,较2007年的高点上涨了一倍。与2007年的高点相比,今年年初港股的高点仅上升了1300多点,港股停滞不前,“失去了十年”。香港股市与美国股市在牛市表现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香港股市的新成分太少,而且更多的是代表房地产、金融和基础设施等大宗资产的“老经济”公司。科技股很少,新经济公司也很少,它们仍在十年前上市。在美国股市,科技股的风头已经飙升,成为本轮牛市中最大的板块。并带动大量新的经济公司获得资金的青睐,股价一路上涨。此前,由于体制原因,不少中国科技巨头也赴美国上市,给香港股市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为未来转型指明了明确的方向。随着越来越多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和生物医药公司在香港上市,旧的恒生指数和香港股市将改变它们的笼子,输入新的血液。这些公司的发展潜力将成为在下一轮资本市场繁荣中带来丰厚回报的主要力量。

股价“挤泡沫” 港新经济股告别高估值

此外,新经济类股正处于“挤压泡沫”的被动阶段,这对它们自己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事实上,当全球经济预计将下滑、投资情绪极度受挫时,泡沫破裂是不可避免的。从长远来看,股价应该回归到公司利润的基本面,这不仅有助于投资者看到真正的高质量企业,也有助于行业将注意力从资本运营转向产业发展。相信香港股市在经历了新经济“挤压泡沫”的痛苦后,将成为一个更加成熟的资本市场,并将把实力雄厚的新经济公司留在中国市场。

标题:股价“挤泡沫” 港新经济股告别高估值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19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