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17字,读完约2分钟

新药研发事关民生和经济。最近,关于购买海外仿制药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如何让患者吃得起、买得起药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事实上,在党和国家创新政策的引导下,国内一批批重大创新药物相继出现,这不仅迫使同类药物进口大幅降价,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有药无钱吃”的困境。然而,仍有一些创新药物受到政策和市场的限制,停留在造福人民的最后环节。

打通“最后一公里” 莫等惠民新药变旧药

例如,一些创新药物获得了多项荣誉,如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但9年未能进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和地方药品招标目录。现在专利已经过期20年了,新药变成了老药;一些新型抗癌药物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但上市后,曾经充斥中国的类似印度平行进口几乎消失。但是,由于采购周期的限制和一些省份对医疗招标的要求,很难进入医院,不能惠及更多的贫困患者。

打通“最后一公里” 莫等惠民新药变旧药

原因是:一方面,目前药品目录调整周期过长,评价机制对自主创新药物研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不足;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执行不到位,盲目追求低价中标,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劣药驱逐良药”的现象。

迫切需要关注创新药物推广的难度。医疗创新的最终目标是为人民健康服务。如果创新成果不能造福于人民,创新本身将失去其原有的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对癌症患者来说,进口药物的高成本经常困扰他们。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主要的新型抗癌药通过谈判以54%的降价进入医疗保险目录,但仍然很难进入医院。

打通“最后一公里” 莫等惠民新药变旧药

对于一家制药公司来说,如果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不能进入医疗保险目录,不能通过当地药品招标进入医院,就意味着其在与同类进口创新药物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也意味着巨大的R&D投资成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收回。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肯定会挫伤弱小民族医药企业的R&D热情,导致它们不愿在R&D冒险和创新,而是热衷于生产似乎更容易进入医疗保险目录、风险低、成本低的仿制药。

打通“最后一公里” 莫等惠民新药变旧药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医药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意味着开发和生产质量更好、疗效更好、成本更低的药物。只有让患者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利益,让企业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市场回报,才能保持医药企业持续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加快我国医药科研和医药产业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转变。

打通“最后一公里” 莫等惠民新药变旧药

建立和完善医学创新的长效机制,应以市场为依托,以制度为保障。可喜的变化是,一批国产创新药物已积极纳入去年初发布的2017年版《全国医疗保险目录》。同年4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开表示,将逐步建立药品目录动态调整机制。下一步,要尽快打开医药企业R&D成果的“最后一公里”,在“付诸行动”中进行制度改革,确保医药创新从人民开始,创新成果为人民共享。

标题:打通“最后一公里” 莫等惠民新药变旧药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3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