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8字,读完约4分钟

新时期加快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紧迫性

人工智能是人类经历了机械工业、电气工业、化学工业和信息工业之后,知识和信息相结合的产物。它代表着更高水平的生产力,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从国际经济竞争和各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加快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创造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业,日益成为解决当前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主要国家已发布相关战略计划予以支持。

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2018年,白宫主办了美国人工智能峰会,讨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相关政策,旨在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全球领先地位。在加拿大,从2016年到2017年,政府共投资13亿加元(约64亿元人民币)开展人工智能研究和实施人才战略。事实上,加拿大政府几十年来一直在人工智能领域投资,累计投资数十亿美元。一大批世界领先的人工智能专家也是加拿大第一个致力于相关领域研究的人。

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在日本,为了成功实现人工智能的产业化,政府早就制定了相关的路线图。根据日本政府的计划,他们将分三个阶段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日本物流、制造业、医疗保健和护理行业的效率。日本政府将人工智能技术视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尖端核心技术,这一革命将推动未来经济的快速增长。

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在韩国,2018年,政府提议在未来五年投资2.2万亿韩元(约130亿元人民币)开发核心人工智能技术,并计划到2022年成为该领域的全球巨头。因此,全球人工智能已经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各大国家都在争相在人工智能领域部署。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形成国家竞争的新分水岭,成为世界主要国家产业游戏的核心地位。在新的时代,中国必须树立新的实体经济发展观,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实体经济中的广泛应用,实现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

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新时代的人工智能有助于供应方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当前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变化背后反映的现实是供求结构的不匹配和要素配置的扭曲。振兴实体经济是供应方结构改革的主要任务。必须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优化供给结构,促进中国经济转型,显著提升中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

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中国14亿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网络用户,这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源,使企业能够利用庞大的数据库开发机器学习。可以说,它在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准确分析市场供求变化,进而总结新兴阶段市场的一般规律,预测中国经济和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而使供应方能够不断适应需求方的升级,实现供需双方的均衡匹配,实现消费领域和制造环节的智能化。 因此,人工智能将成为新时期有效纠正失衡和发展不足的重要力量。

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在新的时代,通过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将推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体产业创新,进而全面提高整个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人工智能孕育了一项重大的科学突破,可与上个世纪互联网的诞生相媲美。在未来,它将成为与劳动、资本和土地同等重要的新的生产要素。同时,智力也将是未来生产和生活方式改变的主要标志。当人工智能不仅仅被用作提高生产率的工具,而是作为一种全新的生产要素时,它将有可能为我们的经济带来巨大的增长机会。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潜力推动中国经济总增加值超过7万亿美元,劳动生产率预计将提高约27%。受商业需求特别是互联网需求驱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传统行业。对于传统的实体产业来说,这将是促进产业升级的大好机会。通过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将培育新的动能,创造新的增长点。

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新时代的人工智能促进了实体经济向“智能社会”形式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全新科学概念“智能社会”。“智能社会”的概念是“人工智能”概念的扩展和升华。智能社会是以高效、和谐、可持续为基本坐标的新型社会。它具有网络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的结构特征,将被加速成为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之后的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形态。

标题:推动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23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