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70字,读完约4分钟

自去年2月便利店在北京开设第一家店以来,便利店已经成为新的零售热点。即使无人商店和货架异常火爆,围绕便利店的讨论和布局也从未停止。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只有红杉资本和肖春资本投资了8家以上的便利店企业。

资本投资加速了便利店的发展,但也扩大了许多传统便利店的数据流量和效率问题,使能者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之前的《野草的新消费》采访中,肖春资本副总裁潘金菊直言不讳地表示,与7-11的“重管理”模式相比,基于信息化和数字化的“轻管理”模式更适合国内便利店企业。

收购好邻居,改造100家店,日单量增长130%,鲜生活肖欣:中国本土便利店如何

去年10月29日,新鲜生活和郭毅绿城集团完全收购了一个好邻居,新鲜生活占了50%的股份。随着"绿色标签"和"红色标签"等多店式新好邻居逐渐落地,赋予新鲜生活的成就也逐渐浮出水面。

威德新消费最近采访了《新鲜生活》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肖欣,深入探讨了《新鲜生活》便利店的转型逻辑和数字化授权模式,以及他对如何突破中国便利店的本质理解。

文本|原件

开便利店时很难打开独角兽

1.从纯在线到离线:便利店迎来了高速增长的转折点

目前,《新鲜生活》已经改造了北京近100个好邻居,改造后的平均日订单量增长了130%。在某种程度上,进入便利店两年的成功是由于其在跨境电子商务中的积累。

2014年,肖欣从投资银行转向跨境电子商务创业,这主要基于两点:

首先,他在香港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十多年,积累了大量海外供应商资源,对海外产品有一定了解。同时,他还拥有Vipport、Jumeiyou等电子商务公司的融资或ipo实施经验;

第二,从2014年到2015年,跨境贸易的利好信息在政策层面得到了释放。在此期间,海洋码头和小红湖也迅速崛起,2014年被称为跨境电子商务的第一年。

当时,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是全新的,政策是有利的。虽然整个外部环境还不成熟,但也有很多机会。但在2015年,萧昕得出了一个核心判断:团队不能再是纯粹的跨境电子商务。

纯跨境电子商务没有线下销售,初创企业很难获得在线流量。“获得流量需要太多资源,这不是我们团队的强项。当时,萧昕意识到,面对京东、天猫和网易的进入,单纯在网上做这件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也是在这个时候,“新鲜生活”开始下线,在电影院和生活社区等拥挤的地方开设线下商店,并试图将线下流量引导到在线跨境电子商务部分。2016年海关关税改革的新政策对跨境电子商务的“买方”模式产生了影响,进一步增强了肖欣对线下布局的信心。

收购好邻居,改造100家店,日单量增长130%,鲜生活肖欣:中国本土便利店如何

但后来,他也发现电影院、商场等场景的教育成本太高,京东、网易等大品牌无法被打垮。因此,下半年,新鲜生活的线下部分开始逐渐转移到便利店,这也是现阶段与好邻居的初步合作。

当时,社区便利商店的人流很多,但同时它们相对较低端。肖欣认为,社会,尤其是年轻人,对进口商品和高质量商品有需求。

“当时我们想,我们能不能在社区里搞一个质量更高的便利店来满足现在年轻人的需求?基于此,生鲜生活将新鲜和进口的高品质商品引入便利店,后来甚至以直接挖掘链的形式将商品进口到线下商店。

然而,肖欣很快发现,便利店即时消费场景对应的用户和流量与跨境电子商务不匹配,后者只能在下单后三五天内发货。但这一次,萧昕放弃了便利店,而是放弃了跨境电子商务。

肖欣的判断是,整个便利店市场趋于成熟,但与此同时,便利店与消费者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异。201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000美元。消费者对商品、商店和服务形式有更高的要求,但国内便利店很少能满足他们。

基于此,肖鑫认为,国内便利店市场的发展已经迎来了一个拐点。“这仍然是一个可以高速增长的万亿美元市场。新鲜生活是一家初创公司。如果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开一些新的、受欢迎的商店,通过网上经营使单个商店的销售好于其他商店,为什么我们不把这个机会减少100%?肖鑫告诉杂草新消费。

收购好邻居,改造100家店,日单量增长130%,鲜生活肖欣:中国本土便利店如何

2.从组织者到推动者:重构组织者是新零售的最大价值

虽然国内便利店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许多区域性便利店仍在迅猛发展,与7-11和整个家庭相比,产品质量和店铺建设仍有很大差距。鲜活的海外产品资源可以弥补这一不足,但它显然侧重于数字化和交通运营。

标题:收购好邻居,改造100家店,日单量增长130%,鲜生活肖欣:中国本土便利店如何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3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