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0字,读完约4分钟

“两年前的深夜,我真希望我没有吃小白片!”黄欣(化名)最想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把时针拨回到她决定吃药之前的时刻。

黄欣的小白片是“利他林”,被广泛称为“聪明药”。被称为“智能药物”的还有一类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药物,如阿德拉和莫达非尼。

"在饮料中加入利他林,你就可以一天工作16个小时."

"随身携带两瓶利他林和四瓶莫达非尼比什么都有用."

“熬夜扛不住,吃一粒阿德拉。这简直是太,精致,和上帝!”

这些在网上分享的服药感受曾经让黄欣无法抗拒诱惑,无法体验。

事实上,所谓的“智能医学”根本不存在。《健康时报》记者发现,健康人长期服用不仅会提高智力,还会上瘾,甚至产生巨大的副作用。

服用“聪明药”,我在高考那天晕倒了

我认为可以帮助我提高成绩的“聪明药”让黄欣错过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考试。

黄欣的父母是律师,高中入学考试后,她来到北京上高中。当她在家乡时,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美国电视连续剧中的物理天才是她的偶像。她想在理想大学学习物理。

在北京开始高中生活后,一切都是崭新的,包括她的成就:从前的“前面”到“后面”。然而,她的父母给了她一个死亡命令,她必须进入班级前五名。

在来自家庭的压力下,黄欣在一次动画的事后对话中了解到了利他林。黄欣说:“吃了帖子里描述的药后的感觉让我很兴奋: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超强……”

黄欣第一次吃药后非常兴奋。那天晚上她只睡了两个小时,好像她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动能来解决和解决问题。学期结束时,她的成绩冲到了班上的第一名。

对黄欣来说,一个小小的“聪明药”就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的钥匙。她被高效的学习情境迷住了,不知不觉地增加了药物的剂量。黄欣认为,只要她为父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她仍然不同意药物使用增加带来的副作用。

“我隐约知道呕吐和胃部不适几次应该是药物的副作用,但我似乎是分不开的。”黄信说道。

随着高考的临近,她觉得自己的精神越来越差,不能吃药了。父母仍然对她考上理想的大学充满信心,但在高考的第二天,她在考场晕倒了。

黄欣在急诊室醒来,看着母亲焦虑的脸,向医生坦白了她的用药史。被转到精神病科后,尽管经过专业检查没有发现她吸毒成瘾,但她已经处于极度虚弱的状态,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需要至少3至6个月的休息和包括药物、营养、心理和睡眠在内的综合治疗。

学渣吃了变学霸?疯传的“聪明药”实则是精神用药

“聪明药”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药”,仍然可以通过购买和电子商务买到

事实上,利他林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其主要成分是哌甲酯。在中国,由于严格管理,已被列为国家一级精神药品。

早在1996年,原卫生部颁布的《精神药品目录》就将哌甲酯列为第一类精神药品。2005年颁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管理办法(试行)》对一类精神药品的生产和采购做出了严格规定。正规医院一般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严格管理这些药品。

学渣吃了变学霸?疯传的“聪明药”实则是精神用药

这些“智能药物”从何而来?

黄欣说,她一心想买“智能药”,尝试了很多方法。黄欣联系了一个在美国读高中的好朋友,在她的帮助下拿到了药。我还从她的朋友那里听说,美国一些大学的中学生服用这些药物并不罕见。

利他林、阿德莱德等药物最初在国外通常被称为“智能药物”,而记忆或注意力的改善被认为是药理学认知增强(pce)。

正如英国广播公司2010年制作的纪录片《药物依赖》中提到的,剑桥大学的一些学生正在滥用一种叫做利他林的药物。他们甚至称利他林为“大脑的伟哥”。“有了它,结果就会站起来。”"一小粒阿德拉能让人精神焕发,思维敏捷。"

学渣吃了变学霸?疯传的“聪明药”实则是精神用药

如今,获得这些药物更加方便。《健康时报》记者用“利他林”进行搜索,发现大量类似的销售信息瞬间涌入眼帘。

“利他林的长期供应、重新考研的同志、高考冲刺的同志都有库存。”

“瑞士利他林和巴基斯坦利他林已经到来,我需要私下信任我。”

"额外转学的美国利他林将于2月底返回中国."……

2018年,发表在《国际药物政策杂志》上的一项全球药物调查显示,近一半(48%)的人通过朋友获得药物;10%的人通过经销商或互联网购买;另外6%来自家庭成员。在调查人员中,美国受访者报告的药物使用率最高:2017年,近3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12个月中至少使用过一次pce药物。

标题:学渣吃了变学霸?疯传的“聪明药”实则是精神用药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