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05字,读完约5分钟

用户叫价昂贵,平台称亏损,共享自行车很难骑虎难下

最近,bluegogo和mobike相继宣布涨价——每小时2.5元。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涨价,小兰自行车和莫比克不约而同地说是为了“可持续经营”。

应用截图

在回应“经济信息网”时,滴滴出行公共关系部表示:“为了确保可持续运营和产品服务体验,经过慎重考虑,小榄自行车决定在北京实施新的计费规则。”

Mobike在接受《Jun周刊》采访时表示,此次提价是为了“实现健康、可持续的运营,继续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从4月8日起,mobike将在北京实施新的收费规则。”

至于网友们一直猜测的奥福汽车是否也会跟进涨价,奥福汽车回复周军:“调价的问题目前正在研究中。”

对此,一些网民没有感觉,有的则围绕涨价展开竞争。

微博截图

骑马?不骑马?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

对于那些解决最后“一公里”通勤的人来说,如果他们买一张月票也没关系。

对于那些偶尔乘车的人来说,提价还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他们不会买月票。

有些人还说:“我有一两年没骑马了。”

甚至一些网民说:“如果你没有用完免费优惠券,你就不会骑车。”

除了对涨价有明确态度的网民外,这部分不再关注分享自行车的网民更有意思。

问一问原因,然后回答:“精力充沛。”

微信截图

如果用户因为缺乏新鲜感而忽略了共享自行车,那么一直专注于热门行业的资本会怎么看待这个缺乏用户粘性的行业呢?

两三年前,共享自行车是资本的宠儿,受到投资者的欢迎,甚至花了很多钱,所以共享自行车从一辆或两辆增加到十多辆。

后来,经过一些激烈的竞争和洗牌,一些共享自行车平台没有希望赶上和销售没有门,留下几个“大咖啡”。这难道不是资本的理性选择吗?

随后,ofo和mobike宣布将进军海外,但近一年前,由于“盈利困难”等诸多问题,他们已经“退出”。

国际业务的缩减告诉所有平台和投资者,这个行业“很难盈利”。

在这场烧钱的游戏之后,一些巨头保持了基本的“体面”,而另一些则几乎唱“酷”。

生存有多艰难。

今天,美团以27亿美元的价格将mobike纳入其子公司。根据美团最近发布的财务报告,自2018年4月4日全资收购mobike以来,mobike贡献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同期,莫比克亏损45.5亿元。

一直保持独立性的Ofo也进行了几轮融资,但仍受困于难以偿还存款的困境。

这次宣布提价的小蓝自行车几乎稳坐行业第三位,也因为押金退还而引起了用户的不满。腾讯财经的Prism称,2017年11月,小榄自行车拖欠物业费和员工工资,押金难以退还,供应商欠款高达2亿元。原因是融资不到位。直到2018年1月,小兰自行车和滴滴出行达成了托管协议。

用户喊贵、平台叫亏 共享单车骑虎难下

没有烧钱你就不能生活吗?

没错。共享自行车缺乏清晰的造血模型。

原本,各种共享自行车平台可以通过存款获得大量资金,但是存款受到了监管,一些平台已经开始“放开存款”,使得这条路无法通行。

曾经,一些共享自行车平台也希望获得广告利润,比如车身广告、应用主页广告,甚至计划在车身上安装小屏幕播放广告等。然而,例如《北京市鼓励共享自行车标准化发展指导意见(试行)》的颁布,就规定了“不得为车辆设置商业广告”,这就给平台泼了一盆冷水。

用户喊贵、平台叫亏 共享单车骑虎难下

如何找到另一种方式来实现利润已经成为所有平台上的“魔法咒语”。

mobike前首席执行官汪小峰很早就表示:“mobike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我希望别人能给我们钱让我们活下去,让我们继续发展,让我们跑得比别人快,然后一起找到一个盈利模式。”

易观国际互联网汽车与旅游研究中心(Analysys Internet Automobile and Travel Research Center)分析师赵翔在接受《国家商报》采访时表示,由资本“支撑”的共享自行车公司的商业模式存在缺陷,自行车的破损率和损失率,以及气候原因导致的使用频率波动,以及使用场景的局限性,使得共享自行车公司很难通过现有的商业模式获利。

用户喊贵、平台叫亏 共享单车骑虎难下

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曾告诉《新闻地平线》,除了内部管理和运营不当,更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明确的盈利模式。“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分享自行车充其量只是一个传统租赁模式的在线化,也就是说,我买了一辆车,然后把它租了出去。事实上,这和离线租车没有什么不同。它只是借用了一种互联网趋势。如果它的商业模式不变,它的利润点就不是特别好。”

用户喊贵、平台叫亏 共享单车骑虎难下

是盈利的时候了。

标题:用户喊贵、平台叫亏 共享单车骑虎难下

地址:http://www.ictaa.cn/hlwxw/9768.html